头条小说网 www.toutiaoxsw.com,最快更新乘龙佳婿 !
姨母突然在这种极度不适合的时候入宫,皇帝自然预料到,恐怕有什么非常紧急的事情发生了。可即便他事先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,当太夫人要求屏退众人,把事情缘由说完之后,他却仍然呆若木鸡,只觉得自己如在梦中。
盯着太夫人看了许久,确定这位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姨母绝对不是开玩笑的性子,他才艰难地开口说道:“姨母,这也太荒谬了吧?您说的那些东西呢?”
见太夫人拿出那个小布包,满脸凝重地呈递了上来,皇帝下意识地伸手去抓,可手伸到一半却陡然僵住,接下来去拿东西时,更是忍不住微微一颤。就是这么一个细小的疏忽,那布包因而坠地,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响。
皇帝还想探手捡拾,可却难以弯下腰去,还是太夫人亲自捡起了东西,随即在他面前打开了那蓝色布包,将内中东西一件一件送到了他的面前。
“这是申十二的乌木牌,按照这样的编号习惯,以及背面的图案,应该是御前近侍所有,查一查此人是否在押送二皇子的船上便知端倪。”
“这绣带还有穗子,都理应不是寻常人所有,也可以去查一查。”
“但最重要的是,派一条船顺风直下,去各地大港看一看问一问。只要到了宁波却依旧没有那条船的消息,此事恐怕就有七八分准,当然,但还是得先赶到琼州府看一看再说。”
“嗯。”皇帝有些僵硬地答应了一声,随即把自己的脸埋在了双手之间。虽然二皇子和他并不亲近,他也因为皇后对二皇子的放纵而心灰意冷,这一年多来,他更是因为那一场场的闹剧彻底放弃了这么一个儿子,可是,那不论如何都是他的儿子。
尽管当年的夫妻之情,父子之情,早已在这么多年的冲突和纷争中渐渐淡去,可骤然得知二皇子可能葬身海底,葬身鱼腹,而这一切就起因于他把人逐去琼州府种树,他还是禁不住觉得心里犹如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,整个人都有些透不过气来。
“姨母刚刚说,广东会馆的宋会首人在赵国公府?船长和救上来的人他也都带进京了?”
得到了姨母肯定的回答,皇帝就毫不犹豫地说:“宣他进宫,不止他一个,其他人也都捎带上,朕没心情一个一个见,一块见了也省事了!”
对于皇帝这样的要求,太夫人自然能够理解,但还是解释道:“我进宫之前吩咐了九娘照看那个宋会首,广东会馆那边,让她派人去走一趟就好。但是,赵国公府距离宫里近,外城到宫里却远,而且此时此刻城门也关了,皇上还请先不要太着急,恐怕要先见宋会首。”
见皇帝默然不语,太夫人就先丢下了他,转身来到外头亲自叫来了陈永寿:“陈公公,你去一趟赵国公府,皇上口谕,让我那媳妇把家中客人带进宫觐见,另外,外城那些客人也不要忘了,如果此时城门已经关闭的话,就让府里朱宏陪陈公公你跑一趟。”
虽说不是皇帝亲自传命,但陈永寿怎么都不可能怀疑是太夫人假传圣命,因而慌忙应命而去,但心里却是极其纳闷。大晚上的,如果召见赵国公父子还说得过去,如果召见那位没事就入宫一游的大小姐,却也不奇怪,怎么先是太夫人入宫,紧跟着皇帝又召见赵国夫人?
最重要的是,带家中客人觐见,什么客人这么要紧?甚至还要赵国公府派人和他去一趟外城接人?这都来不及等到明天早上吗?
而目送陈永寿离去,太夫人这才转身回到了殿内,见皇帝依旧维持着她刚刚离开时的僵硬坐姿,她就徐徐走上前去,轻声说道:“皇上,之前我听到这个消息时,也是如同你现在这样子。但是,那不是因为我和二皇子有什么亲戚情分,是我想到此事的影响。”
“若非太子已立,此事能被某些心怀叵测之人编出一千种一万种流言来!但是,皇上真的因此就后悔当初废后逐子了吗?还是说,你后悔立了三皇子为太子吗?”
“朕没有!”
皇帝几乎不假思索地迸出三个字,随即方才陡然醒悟,自己竟是感情用事了。二皇子如果真的死了,作为父亲的他在震惊之后,当然会有些愧疚自责,甚至愤懑急怒,可就如同太夫人说得那样,更大的波澜来自于别人对此事的恶意怀疑和揣测。
他是问心无愧,可那些乌七八糟的猜测会少吗?而三皇子年少,其实根本就谈不上任何班底——他也不会把人在九章堂的那些同学,乃至于张寿当成是三皇子的班底。可是,被他废了的皇后会怎么想?天下臣民又会怎么想?会不会有人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三皇子?
皇帝苦笑一声,嗓子不知不觉就有些干涩沙哑:“朕从前一直都觉得,高宗皇帝也好,英宗皇帝也罢,一个偏心小儿子,一个连儿子们都压不住,一个实在辜负了太祖太宗的英明,一个也实在对不住隐忍多年后卷土重来的手段。可现在看看朕自己,呵呵,比他们更糟糕!”
“高宗皇帝只是逐子,却好歹还给了摔断一条腿的英宗皇帝一个藩王,把人远远打发出去。英宗皇帝就算儿子闹家务,对元后却始终敬重有加,人先于他崩逝后,不但痛彻心扉连番诗文悼念,更是一度泣血。朕其实不如他们远矣,更不要说一心一意的先帝了。”
“至于三郎,他这个太子册封未满月,却是人人称赞他温文有礼,好学不辍,大有贤太子之风。朕怎么会后悔册封了他为东宫太子?朕只是恨自己思量不周,恐怕要连累他受人质疑,该是朕对不住他才对!”
见一贯张扬自负的皇帝此时赫然露出了心灰意冷之态,太夫人不禁眉头紧皱。
原本以她的身份,应该先去见太后,然后和太后商量好之后,再来告知皇帝这个消息,然而,想到皇帝儿时便有些逆反,成年之后更是如此,甚至连太后为保其令名,亲自下诏废后,他都不怎么领情,于是她思量再三方才直接来了乾清宫。
可眼下她却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先去见太后了,毕竟,如果这会儿有身为母后的太后在,无论当头棒喝也好,疾言厉色也罢,却比她一个外命妇要合适得多。
然而,事到如今,后悔已经是马后炮,她定了定神,这才淡淡地说:“我为杨氏女十六年,为朱门妇几十年。太后娘娘是我的妹妹,亲生儿子又为国公,如今长孙和未来女婿也蒙皇上重用,人道是荣宠已极,恩遇非常,皇上觉得可是否?”
皇帝没想到太夫人竟然会问这样一个问题,一时也没来得及细想,竟是木然点头答道:“是这样没错。”
可话一出口,堂堂天子就觉得有些不对头了。太夫人从来不是自矜家门的人,怎么会突然问这样一个很明显的问题?而下一刻,他就得知了答案。
“但皇上可曾记得,朱家也好,我和太后出身的杨家也好,难道就真的只剩下了我和太后娘娘这一对姊妹,还有泾儿这一家子?我不是只有泾儿一个儿子,还有一儿一女,但那个儿子懦弱平庸,却想做官,我看他至少不贪,就求了皇上恩典,如今也只在南边做个参议道。”
“至于女婿,想当初我那女儿觉得他颇有才华,我又看走了眼,其实人是个恃才傲物的书呆子,瞧不起上峰,却又辖制不住下属,官当得乱七八糟,我懒得理他,直接任由他回乡去做他的名士了,反正他不屑于朱家的名声,他家的家产也够他糟蹋了!”
“而我和太后娘娘还有两个兄弟,如今都还活着,可他们在先帝睿宗皇帝反正的时候,于最危急时刻一个大败亏输,一个畏怯不敢战,所以如今都在老家安安生生养老。别说什么世袭爵位,就是官儿都没有一个,为什么?因为他们没能力,没担待,甚至心存怨望!”
“但凭他们有一丁点自知之明,太后娘娘都会让他们好歹做个富贵闲人!”
见皇帝面色终于渐渐转变,太夫人这才一字一句地说:“自从睿宗皇帝一朝功成,太后娘娘和我便商定,杨朱两家,有能者占据高位,无能者便当守户犬,做个富贵闲人。可如果不愿意做守户犬,非要仗着家里这点名声权势出来瞎折腾,那就对不住了,有多远滚多远!”
太夫人微微眯起眼睛,那却赫然是杀气腾腾,凶光毕露:“就算这些血肉至亲也许会将太后娘娘和我恨之入骨,可那又如何?与其让无能者拖累一家人,不如壮士断腕!”
“所以,皇上,壮士断腕的事情,我曾经做过,太后娘娘曾经也做过。”
她甚至还有一句话藏在心里没说。想当初如果不是葛雍当了皇帝的老师,在太后面前坚称皇帝虽说逆反心极重,少年意气,飞扬跳脱,但只要静下心来依旧能当个好皇帝,就凭皇帝亲政之后那乱来一气,哪怕就这么一个儿子,太后重新垂帘然后调教孙子的心思都有了。
总算最终没有走到那一步……
而皇帝也没想到太夫人竟然会提到朱杨两家,于是这才想起,并不是只有自己狠心休了发妻,逐走了儿子,自己的母亲当今太后,自己的姨母赵国太夫人,在对待家人方面,亦是严苛无情到了极点,甚至连某些外人都觉得有些过分。
他也曾经试探过太后的意思,问是否要给两位舅舅随便弄个小官当当,结果却被太后直接噎了回去:“我在世的时候休想,我要是不在,随便你让他们当什么官!到时候世人只知道是你这个外甥心疼舅舅,我这个当妹妹的却冷酷无情,这就行了!”
经过太夫人这样一番摆事实,讲道理,当九娘带着宋会首终于来到乾清宫时,皇帝的心情已经彻底平复了下来。他并没有雷霆大怒,而是神色冷峻地再次仔仔细细询问了一番事情原味始末,等到把宋会首知道的那点细节全都尽数问了出来,他方才微微颔首。
“如若事情查实,确实如你所说,宋氏也算是有功无过。”
宋会首是只要无过就行,根本就不奢望什么有功,因此,他此时此刻简直是感激涕零,一时激动得连话都不会说了,慌忙跪下磕头,好半晌才说囫囵了话:“皇上明察秋毫!”
对于这样的恭维,皇帝早就习惯性耳聋了,此时只是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,吩咐陈永寿先把人带下去,他并不打算在见宋氏那条船上其他人的时候让宋会首在旁边,因为只有如此方才能够两相印证。
然而,等人一退下,他发现面前只剩下太夫人和九娘婆媳俩,这就有些尴尬了。毕竟,九娘从前会在寺中清修十几年,说到底还是他一时兴起带着裕妃去佛寺进香造的孽,朱泾把张寿养在乡间,派人看护,这样的做法虽说是太后首肯,也是他默许的。
结果,那位表兄当了十几年的和尚,朱莹十几年没娘,张寿也在乡下生活了十几年!
因此,皇帝勉强挤出了一个很不自然的笑容道:“为了二郎的生死,今夜实在是劳烦姨母和表嫂了。”
九娘对皇帝谈不上什么怨恨,但也谈不上什么好感,此时只是淡淡谦逊了两句。而太夫人却径直开口说道:“宋会首既然入宫了,宋氏那条船上的人也在路上,那我和九娘也该告退了。若是皇上允许,我和九娘打算先去清宁宫禀告一声。”
这么大的事情,瞒着太后当然不可能,皇帝只能点头。然而,太夫人带着九娘一同行礼告退之后,走到门口时,却突然停住了:“皇上之前就推迟了晚膳,如今人既然还没来,还请先用膳。听说太子殿下他们兄弟就住在昭仁殿,相隔极近,皇上还请不要让他们担心。”
皇帝微微一怔,等回过神时,太夫人和九娘都已经离去了。尽管他此时一丝一毫的胃口都没有,但他也知道这儿的动静恐怕瞒不住三皇子和四皇子。哪怕他极其希望不要影响到两人,但就算不用脑子想也知道那不可能。
因此,微微沉吟了片刻,他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,当即就开口吩咐道:“来人,传膳,让三郎和四郎过来陪朕一块吃!”